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常规动力_核动力航母优势_每日热门

时间:2023-02-16 01:52:09 来源:热点网 分享至:

提到常规动力_核动力航母优势大家在熟悉不过了,那你是否知道常规动力_核动力航母优势吗?快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常规动力(核动力航母的优势)


【资料图】

据国防部官方5月2日消息,中国海军“辽宁”号航母编队4月在南海展开战备巡航和战术训练后,中国海军“山东”号航母编队已在相关海域航行并进行战术训练。这意味着,虽然“辽宁”号航母编队现已返回北部战区,但南部战区海军“山东”号航母已被“接力”继续在中国周边敏感海域进行训练,保持军事存在。这是中国海军正式进入“双航母”时代后,首次如此高强度的出动。

目前,虽然辽宁舰和山东舰在南海和台湾省周边海域的航行图片和训练细节尚未发布,但两艘常规动力航母今年3月至5月的“春脉”已经引起了众多中外媒体和军迷的关注。相信目前大家最关心的有两个问题。一是辽宁舰、山东舰与美国航母的技战术水平差距;第二,常规动力航母和核动力航母在机动、部署和操作上的差异。常规动力航母与核动力相比真的没有技术优势吗?

辽宁号与尼米兹级的比较

(除了因为甲板面积,歼15比F/A-18大)

关于第一个问题,大伊万觉得根本没必要讨论,虽然这几年我们确实看到很多鸡血的文章,把“辽宁”和“山东”两艘航母的整体战斗力与美国海军的小鹰号甚至尼米兹级相提并论。但大伊万觉得,在舰载机舰队数量、舰载机技术水平、一波规模等关键战术数据与强敌差距很大的情况下,在我们的航母还缺乏一些关键的作战战术力量的情况下,强行讨论中国海军辽宁舰、山东舰与美国海军尼米兹级的差距,是没有意义的。

小鹰号航空母舰

我们不妨直接跳到第二个问题,讨论常规动力航母和核动力航母的技术差异。毕竟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很快就会得到一艘类似小鹰号的大型常规动力航母,有用得多。

核动力还是常规动力?

说到常规动力航母和核动力航母的技术差距,估计大部分读者的第一反应都是“切”。也确实如此:相比于无限续航力、无限高速冲刺、快速启动和快速加速、半寿甚至全寿不加油的核动力航母(如“福特”级),它们一看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仍然使用落后的汽轮机动力、续航力和高速冲刺能力的常规动力航母,受到重油储备的制约,起步和加速慢,部署一段时间后还会停下来加油,总是不那么尽如人意。

正是因为核动力航母和常规航母有这么多的区别,军迷们对中国海军正在建造的“大船”抱有太多不切实际的希望。争论这艘“大船”是“正常”还是“核”的军迷,甚至直接分成两派在网上互相攻击。

那么,在技术性能上,常规动力航母真的比核动力航母没有优势吗?不是这样的!众所周知,评价航母战斗力的标准主要看两个比较大的指标和一堆比较小的指标。两个“比较大”的指标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航母的“平时”状态,一个是航母的“战时”状态。

“正常”状态

首先,航母在“正常”状态下的适用性和维修性都是不错的。大约在去年的这个时候,大伊万曾经对美国海军尼米兹级航母的值勤和修理规律做过一次科普研究。尼米兹级航母的维护和部署遵循PIA/DPIA(增量维护)循环法则,每个PI

布什号航空母舰进行全面大修换料

算下来,每艘核动力航母在三年内大概只会服役8到10个月,也就是36个月。此外,理论上还有12个月处于“低强度部署”状态,随时可以重返战场。同时,部署前后一个月将进行一系列舰机联合训练。加在一起,在一个PIA周期中,每艘尼米兹级航母处于理论“部署”状态的时间约为22至24个月,占部署时间的61%至67%。其中,真正处于“待战”状态的约有8至10个月,约占总部署时间的22%至27%。

相比之下,根据美国海军的计算,常规动力航母在值班和维护方面的性能要优于核动力航母。例如,正如我们去年提到的,尼米兹级航空母舰将在服役六年后进行首次DPIA维护。根据美国海军的维修标准,DPIA维修需要16个月的对接和试航时间,才能建造航母。但在2018年进行的类似DPIA维修中,辽宁舰于2018年6月入坞,2019年3月完成维修,2019年4月开始参加阅兵。前后只用了10个月,比美国海军的尼米兹级航母少了半年。

究其原因,一方面辽宁舰吨位较小,装备较新,与10万吨级核动力航母相比,天然具有维修时间较短的优势;另一方面,常规动力航母的动力装置比核反应堆要容易维护得多,减少了对接时间,而减少的对接时间可以有效增加部署时间,这无疑是常规动力航母相比“正常”状态下核动力航母的一大优势。

“战时”状态

说完了航母的“平时”状态,咱们说说航母的“战时”状态好了,战时状态的航母本舰战斗力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如下几项:一是航母的升火准备和出动速度、二是航空母舰的航渡与机动速度、三是航空母舰的航空战保障能力、四是航空母舰的战时后勤保障能力。

先说航母的升火准备与出动速度好了,这方面核动力航空母舰相对于常规动力航空母舰具备绝对优势,毕竟核反应堆从低功率到高功率的耗时是以分钟计算的,航母从“冷机”到“开车启动”所需要的时间是以小时计算的;相比之下,常规动力航空母舰就差得多了,从蒸汽轮机的低功率状态提升到全功率出动状态所需要的时间是以数小时计算的,而从“冷机”状态再到升火启动状态则是以十小时为单位计算的,尽管也经过了多次启动程序的优化,也依然无法达到核动力航母的启动、出动速度水平。

其次是航空母舰的航渡与机动速度,这方面根据美国海军的作战规程与统计,认为核动力航空母舰与常规动力航空母舰在航渡速度上的差距并不大、机动速度上的差距有一些:

一是航渡速度,美国海军CBG/CSG(航母战斗群/航母打击大队)的航渡速度这么多年都是比较固定的,在18到20节左右,当然在比较紧迫、需要紧急赶赴战区的情况下也有可能海上大飙车飙到24节以上。由于常规动力航母和核动力航母的最高速度差距不大,故而以两种航母为核心的CBG其实都能维持住这一航渡速度,唯一的差别在于常规动力航母的续航力问题、需要偶尔慢下来加油补给,但由于为航空母舰护航的舰艇并非核动力,护航舰艇是需要停下来实施的加油补给的,因此又拖慢了核动力航母的机动速度。故而美国海军认为,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CBG在航渡速度、航渡总耗时上差距不大;

二是战区内的战术机动速度,这方面核动力航空母舰的优势倒是有一项,还是核反应堆带来的动力组从低功率到高功率快速切换能力,美国海军认为核动力航母从经济航速提升到最高航速的时间是以几分钟计算的,而常规动力航母所需的时间是以十分钟计算的,在战时这可能对于战机的放飞与回收有着关键的影响。

最后是航空母舰的作战与后勤保障能力,这方面根据美国海军的统计,认为核动力航空母舰与常规动力航空母舰的差距主要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航母舰载燃油方面的差距,由于常规动力航空母舰需要大量的空间盛载蒸汽轮机使用的重油等燃料,故而相应地、为了舰载飞行所准备的航空煤油储备量就有一定的下降,按照美国海军的说法,“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的航空燃油油库大概可以携带1300万升航空煤油,而“小鹰”级常规动力航母的航空燃油油库就只能携带大约600万升航空煤油了,少了几乎一半,相应地舰载机持续作战时间在不补给的情况下就得少一多半;

二是在航母淡水方面的差距,由于核动力航空母舰的核反应堆几乎可以提供无限的电力供应,理论上核动力航母可以具备更强大的海水淡化能力、甚至让全舰舰员每天都能洗好几次澡。但由于常规动力航母的锅炉对淡水的需求反而更高一些,因此二者在淡水制备方面差距不大,只不过常规动力航母拿出宝贵的能源制备淡水的后果就是进一步减少续航力、可能需要更多的舰队补给舰对其进行燃油补给,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因此,在经过如上分析后,我们完全可以看出,核动力航母之于常规动力航母来说,主要的优势在于快速出动能力、战区条件下的战术机动性和持续遂行航空战的能力;主要的劣势则在于一个执勤周期内的实际执勤时间;而在航渡时间等要素上,二者基本旗鼓相当。这说明了常规动力航母在战役、战术运用得当的情况下,相比核动力航母的劣势倒没有那么大,当然,这是在二者的吨位、舰载机机队数量、舰载机机队要素完备程度基本相当的情况下才能做到。

Copyright ©  2015-2022 华北空调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8   联系邮箱:855 729 8@qq.com